通辽市检察机关当好“五员”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5-06-27 11:55 来源:通辽日报
去年以来,我市检察机关以“五员”检察服务为抓手,秉承“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全面落实市委优化营商环境部署要求,强化一体履职、综合履职,以高质效法律监督持续厚植法治化营商环境“沃土”。
以司法标准护航发展,当好企业依法经营“安全员”。落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办案指引清单30条执法司法标准,重点打击商业贿赂、侵犯知识产权、敲诈勒索、损害商誉、强迫交易等严重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犯罪,综合考虑犯罪情节和社会危险性,批准逮捕56件70人,提起公诉132件212人。开展涉企刑事案件羁押必要性审查4件,对4名犯罪嫌疑人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积极开展涉企挂案清理,排查线索1件,正在监督跟进。
深耕知识产权检察服务,当好知识产权检察“领航员”。落实知识产权检察护航“内蒙古品牌”专项监督,加大对全市“老字号”、地理标志、蒙医蒙药、驰名商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保护力度,分别在科尔沁药业有限公司、罕山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神鹰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扎鲁特旗威林酒业有限公司、库伦旗蒙药有限公司、霍林郭勒市高新区、长江造型材料(集团)科左后旗有限公司、科左中旗科迈化工、中华麦饭石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新建9家“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系点”,为企业提供“点对点”检察服务,受理涉知识产权相关案件7件13人,办结4件4人。
筑牢法治保障防线,当好涉企案件法律“监督员”。开展“检护诚信”专项行动,围绕民间借贷、劳动争议、房地产权属纠纷等领域,保持虚假诉讼高压打击态势。与市公安局会签《关于建立查处虚假诉讼协作工作机制的意见(试行)》,就共建联合惩治防范虚假诉讼机制,建立线索移送、联合查办等达成共识。目前,受理公安系统移送涉企虚假诉讼案件线索49件,成案1件,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现已再审。受理涉企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114件,涉企民事执行监督案件60件。
确保企业诉求多路径,当好企业发展困难“疏导员”。在两级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设立民营企业反映诉求“绿色通道”,及时受理涉企申诉案件,完善涉企案件台账,明确涉民营企业刑事案件专门管理、重点案件上报市院备案、重特大案件领导包案等工作要求,确保企业诉求多路径、无梗阻表达。共受理涉企控告申诉案件78件,均分流至相关科室。充分发挥通辽市法律援助中心驻院工作站职能作用,引入值班律师78人次,参与化解涉企涉法涉诉信访矛盾5件。
常态化开展法律宣传活动 ,当好企业普法政策“宣传员”。依托市委政法委举办的“法治服务直通车”“知识产权宣传周”等时间节点,联合发改委、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常态化开展“法律服务进企业”活动,主动问需于企,为企业量身打造“法治课堂”。共走访企业41次,召开检企座谈会7次,开展普法讲座15场次,累计发放宣传单、普法手册2000余份。创新研发“通通检”微信小程序,开设“知识产权保护”“涉企法律法规”等多个模块,实现涉企法律咨询、线索举报、案件查询等一站式、便捷化办理。注册用户3492人,累计发布信息688条,处理各类线索4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