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思普:科技赋能 低碳转型
发布时间:2024-01-05 16:51 来源:乌海日报
赛思普(CISP)工艺生产高纯铸造生铁
近日,在“创响乌海 逐梦未来”乌海市第三届创业创新大赛中,内蒙古赛思普科技有限公司的氢基熔融还原法低碳冶炼技术荣获一等奖。
荣誉的背后,是企业持续的科技攻关和产业转型。
在乌海市推进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过程中,内蒙古赛思普科技有限公司不断推动生产向绿色化、精深化、高端化转型,凭借自主研发的赛思普(CISP)工艺生产高纯铸造生铁,推动传统“炭冶金”向新型“氢冶金”转变。
“相较于高炉生产的铸造生铁,赛思普工艺生产的高纯铸造生铁具有低磷、低硫、低微量元素的特点,深受市场欢迎。”内蒙古赛思普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处工程师朱陈瑾杭说。
据了解,磷和硫都是生铁中的有害元素,含硫较高的生铁在高温进行压力加工时,容易脆裂,通常称作热脆性;而磷能使其可塑性及韧性下降,这种现象叫作冷脆性。低磷、低硫、低微量元素的赛思普高纯铸造生铁之所以极具市场竞争力,离不开公司长期坚持创新和不断攻克技术壁垒。
在内蒙古赛思普科技有限公司展厅,专利墙上数十张授权专利证书见证着公司拳头产品高纯铸造生铁的研发过程。“公司不断加大产学研方面的投入,联合北京科技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在自治区备案注册成立创新联合体,还与中钢集团鞍山热能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签订了研发合同,致力于长期开发相关工艺、产品、核心设备,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使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朱陈瑾杭说。
该公司基于良好的科研工作,目前已申请专利97项,授权专利68项,通过亚洲博彩平台推荐成功申报科技成果1项;赛思普自主建立的氢基熔融还原低碳冶炼研究开发中心被认定为2021年度自治区企业研究开发中心,于2022年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并承担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揭榜挂帅”项目——氢基熔融还原技术研发与工业示范。
如今,该公司生产的高纯铸造生铁已成为风电、核电、高铁、汽车、军工特钢等高端制造领域不可多得的优质原料,深受高端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青睐。
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离不开该公司不断推出高质量、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更离不开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近年来,乌海市将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地位,成立市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培育壮大科技创新载体,汇聚科技创新资源,狠抓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事业取得新进展,也为全市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提供了战略支撑。
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38%,氮氧化合物排放减少48%,颗粒物排放减少89%……内蒙古赛思普科技有限公司运用“氢冶金”技术生产高纯铸造生铁,也使其产品成为钢铁行业降碳减排的“先锋”。
传统的“炭冶金”需要先将铁矿石烧结处理,再伴与焦炭加入高炉,不仅工艺繁琐,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而该公司的“氢冶金”工艺中由于有了氢气的加入,取消了烧结、焦化这2道高污染工序,让绿色低碳冶炼高纯生铁成为现实。
“运用氢基熔融还原方式进行‘氢冶金’,与传统高炉工艺相比,具有碳排放低、污染物排放低、综合能耗低、吨铁发电量高等优势。生产装备工序能耗每吨仅需388千克标准煤,大大优于行业先进值;每年实现喷氢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2万吨。由于采用富氢气体替代煤基参与还原反应,产物为水而非二氧化碳,相较于传统高炉炼铁流程减少碳排放约30%。”朱陈瑾杭说。
此外,“氢冶金”工艺在工业用地上也优势凸显。内蒙古赛思普科技有限公司占地面积远低于传统钢铁企业,产值却更高。神奇的“氢冶金”工艺,成为我市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一个生动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