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防控:三个重点方向组合拳,四条政策减轻企业负担
发布时间:2020-02-03 00:00 来源:科技日报
刘思江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记者从2月3日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月3日12时,上海市发现确诊病例203例,累计排除疑似病例488例。
上海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顾洪辉表示,随着春节假期结束,人群从相对静止到相对流动,疫情防控力量要加强,标准也要更严格,“全市疫情防控处在关键窗口期”。上海市瞄准医疗救治、社区管控、入沪通道三个重点方向,打出疫情防控组合拳。
顾洪辉表示,下一步将重点从五个方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社区管控方面,一是对从重点地区来沪、返沪人员,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观察;二是从其他地区来沪、返沪人员要主动申报,社区要做好登记和管理;三是对居家隔离、集中隔离观察人员,做好服务保障。社区要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入沪通道查控方面,一是做到“逢车必检、逐个测温、逐人筛查”;二是发现重点地区来沪、返沪人员,要与所居住的社区或集中隔离点无缝衔接,做好隔离观察;三是对发热人员进行筛查,及时转送至医疗机构。做到“严格到位、标准不降、一个不漏”。
单位管理方面,一是督促企业按照要求延期复工;二是行业要制定防控规范并严格督促落实;三是单位要做好各类来沪、返沪人员的信息登记,并向属地报告;四是继续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强化住宅小区、公共场所消毒、通风。做到每个系统、每个行业、每个单位“全覆盖、不遗漏”。
医疗救治方面,一是继续做实做强110个发热门诊;二是切实加强救治能力,第一批55名支援医务人员已进驻定点医院;三是加强临床研究、组织攻关,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情况进行科学治疗研究;四是抓好医院业务流程管理,坚决防范医院内、隔离场所内感染风险;五是积极拓宽网上问诊服务,最大限度做到“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保障物资供应方面,一是扩大本地生产规模,加大投入形成新的产能;二是继续加强全球采购;三是进一步优化配送。四是确保主副食品供应,做到“千方百计、保供稳价”。
“我们要坚决严防死守,把道口守牢、小区管住、单位管好,切实做到守牢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 顾洪辉说。
发布会上,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费予清解读了新出台的4条上海市企业减负相关政策,包括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推迟调整社保缴费基数、可延长社会保险缴费期、培训费补贴政策。
据费予清介绍,根据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2020年,上海市将继续对不裁员、少减员、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返还单位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该项政策实施后,预计2020年将会有约14万家用人单位受益,减负约26亿元。
推迟调整社保缴费基数。从今年起将本市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年度(含职工医保年度)的起止日期调整为当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推迟3个月。据测算,预计当年度将为本市企业减轻社保缴费负担101亿元。其中,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约为64亿元,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约33.4亿元。
同时受疫情影响,对本市社会保险参保单位、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未能按时办理参保登记、缴纳社会保险费等业务的,允许其在疫情结束后补办。参保单位逾期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向本市社保经办机构报备后,不收取滞纳金,不影响参保职工个人权益记录,相关补缴手续可在疫情解除后3个月内完成。
针对受疫情影响的上海市各类企业,对在停工期间组织职工,包括在企业工作的劳务派遣人员,参加各类线上职业培训的,纳入各区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补贴企业职工培训范围,按实际培训费用享受95%的补贴。平台企业、电商企业、新业态企业可参照“培训费补贴政策”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