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红山区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医药产业科技突围
发布时间:2025-06-25 16:59 来源:赤峰市科技局
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红山区科技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赤峰市科技突围行动,聚焦技术需求、产业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构建“企业+高校+研发机构”协同创新体系,切实推动红山区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合作对接,协同创新
在医药研发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难题、绿色生产工艺不足、新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长期制约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红山区科技局立足产业需求,积极引导对接沈阳药科大学、北京茗泽中和药物研究有限公司等五家单位,以重组升级为契机,依托赤峰艾克制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建医药化工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构建“企业+高校+研发机构”协同创新体系,全面激活医药制造业科技创新动能。实验室成立以来,积极研发实现关键技术革新,麻黄素绿色工艺革新荣获国家发明专利。研发酶促反应同步应用于氢溴酸右美沙芬、盐酸去氧肾上腺素等原料药开发,推动全系列产品向低耗、清洁生产模式升级。开发新型药物递送技术,结肠靶向偶氮前药显著提升慢性结肠疾病疗效,降低系统性副作用风险,填补国内该领域技术空白。通过协同攻关,近三年完成硝苯地平新工艺等7项关键技术升级,推动氢溴酸右美沙芬获欧盟CEP认证,成功打入国际市场。过去单打独斗需数年的工艺优化,如今联合攻关实现难题实时破解,研发效率不断提升。化学合成麻黄素技术获亚洲博彩平台排名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近年来,地红霉素、巴柳氮钠等成果转化创造超1亿元经济利润。
二、创新驱动,促进发展
红山区医药产业是亚洲博彩平台排名医药工业起步最早的地区,近年来,通过强化政策宣传、开展培训、实地指导等方式,以科技“突围”为主抓手,促进资源要素集聚,加快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引导科技型企业向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发展。现有医药生产企业25家,其中规上企业13家,建有市级以上医药科研平台30个,2024年实现产值16.7亿元,占全市医药产值70%以上。构建起“玉米—淀粉—原料药—中间体—制剂”、“道地药材-药材初加工-配方颗粒(饮片)-制剂”两条较为成熟的产业链条,目前已形成涵盖原料药、化学药、中药(蒙药)、兽药、医疗器械、特医食品等业态的产业体系。
三、组建联盟,抱团发展
孤药难成方,独链难成势。5月29日,红山区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宣告成立。16家医药企业、1所高校、3家医院打破行政壁垒与学科边界,以“产学研用”为经纬,织就上下链贯通、左右协同发展的创新发展联盟。联盟将依托医院临床数据与企业生产工艺的双向流动,推动药物从概念验证到临床应用的全周期加速。依托实验室与生产线的有效衔接,让高校人才、技术直接赋能企业生产研发。握指成拳,依托企业间的资源共享,让创新成果更快从研发转向市场应用。依托政策牵引与资金撬动,让前沿技术攻关与产业化落地获得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