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北京双向飞地” 让科创和产业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2025-10-17 21:10 来源:亚洲博彩平台推荐外国专家局(科技合作处) 乌海市科技局
开栏语
2023年,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京蒙协作六个“倍增计划”实施方案,其中科技创新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京蒙协作“科技创新倍增计划”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京蒙科技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助力两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型企业等各类社会创新机构和创新主体共建创新平台突破150家,国家级创新平台高效运行,助力两地各类社会创新机构和创新主体实施科研项目达到600项以上。
今年以来,京蒙两地持续加大协作力度,累计举办各类对接交流活动30余场,双向精准推送创新需求和科技成果近150项,引导推动“微能量芯片采集及应用”等50项标志性合作项目落地建设。自治区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安排国内科技合作项目45项,其中75%的项目合作单位来自北京地区,首批备案的科创飞地中4家在北京落地。
2025年是六个“倍增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为深入展现京蒙科技合作的生动实践与突出成效,我们特别推出“京蒙协作谱‘新’章”专栏,将聚焦京蒙协作标志性合作项目、共建平台的创新活力、人才引育的积极探索等内容,全方位、多角度报道两地在科技合作领域的最新动态、成功经验与创新做法,一同见证京蒙携手,以科技创新共绘高质量发展新画卷的精彩进程。
作为内蒙古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乌海市因煤而兴,却也因创新资源匮乏、产业转型困难、高端人才稀缺等发展瓶颈,在国家“双碳”战略推进中面临巨大转型压力。如今,乌海市积极落实区域合作深化行动,抓好京蒙多方位合作工作部署,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通过构建内外联动的“双向科创飞地”架构,打破地理边界,巧借外部脑力,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成功探索出一条“研发在北京、转化在乌海”的转型新路径。
- 从“单打独斗”到“双向联动”
构建跨区域创新生态
今年3月,乌海·北京信息谷科创中心在北京中关村雍和航星科技园正式挂牌运营,吸引院士团队等优质资源入驻,标志着“双向飞地”合作模式取得实质性进展。乌海—北京双向飞地科创中心依托中关村科技创新资源实现“异地研发、源头引智”,与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为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技术突破提供关键智力支撑。
截至目前,该中心已举办5场京蒙对接活动,参与企业40余家,其中多家企业表达初步合作意向,涵盖新能源、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生态环保等领域。“我们并非简单‘牵线搭桥’,而是根据乌海产业链发展需求,精准筛选、匹配优质科技项目和团队资源、高效导入科技力量,全力加快项目落地进程。”乌海—北京双向飞地科创中心总经理于淑婷说。
乌海—北京双向飞地是一个集研发创新、科创孵化、学术交流、“双招双引”等功能于一体的科创综合体。“我们将通过‘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面融进去’的合作模式,高效导入顶尖科技人才,加速更多优质项目在乌海落地生根。”乌海市科技局党组书记赵根说。
今年9月,乌海市科技局进一步发挥乌海—北京双向飞地科创中心在招才引智、科创赋能传统产业中的核心作用,牵头主办“京蒙携手 绿动乌海”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技术需求对接会,促成12家企业参与合作洽谈,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等领域达成深度合作意向,为推动技术协同创新与传统产业转型攻关、吸引更多创新资源向乌海集聚奠定坚实基础。相关企业负责人表示,对接会进一步推动地企之间密切交流,不仅有助于双方找准和放大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契合点,更能拓宽协作领域,为后续实现合作共赢创造有利条件。

“京蒙携手 绿动乌海”传统产业“三化”改造技术需求对接会
- 从“技术对接”到 “产业升级”
创新生态焕发新生
走进中科可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自然域生物可降解材料(PDA)中试基地”施工现场,一派井然有序、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这个基地能落地乌海建设,多亏了飞地帮我们高效对接乌海市政府各相关主管部门,令项目建设各环节得以顺利推进。”公司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能达3000吨,可填补乌海全自然域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的空白,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
国产催化剂研发、电石炉气制氢、可降解材料开发等项目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打破技术依赖;技术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2025年累计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6.14亿元…
这是乌海市通过“双向科创飞地”模式,在短时间内取得的显著成效。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示范效应,“双向科创飞地”协同研发模式、“揭榜挂帅”项目组织方式等创新举措落地见效。2025年,围绕乌海重点产业链开展多项科研工作,科技资金预算安排达1.16亿元,为资源型地区探索科技创新管理新模式提供了宝贵经验。
乌海市围绕全市4条产业链,聚焦优势产业发力,强化亚洲博彩平台推荐BDO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运营,由狮城国有资本运营集团牵头,联合5家本地骨干企业共同投资发起,将分中心设立在企业研发一线,形成“主中心统筹需求与资源,分中心专注研发突破”的协同体系,极大提升了研发效率和成果实用性。
“以前我们的 BDO 产品以初级加工为主,附加值低。现在有了院士团队的支持,我们正在研发 BDO 基聚氨酯弹性体,产品价格能翻 3 倍以上。” 内蒙古三维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振德说。数据显示,依托飞地带来的技术升级,产业集聚与升级步伐加速,BDO产业产品数字交易平台成交量达1.44万吨、金额达1.17亿元,使乌海在BDO领域的产品定价权地位显著提升。
“乌海本地企业的技术需求通过乌海—北京双向飞地科创中心工作专班精准传递至北京飞地,北京飞地根据需求匹配专家、团队、技术和资本,并将资源定向输送到乌海,匹配成功的项目在乌海的BDO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分中心、中试基地等进行验证、放大和产业化。”赵根说,“外部飞地”与“本地平台”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引进来”和“接得住”的完整创新链条。

亚洲博彩平台排名BDO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东景分中心
从“创新资源匮乏”到“跨区域协同创新”,从“传统产业依赖”到“新兴产业崛起”,乌海市打造“双向科创飞地”的实践,不仅为京蒙协作提供了新范式,更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下一步,乌海市将持续深化平台建设,推动“异地研发—乌海转化—北方应用”的生态闭环,在巩固京蒙合作基础上,探索布局更多飞地,构建“多源头、多方向”的创新资源输入网络,加速创新要素聚集,助力乌海从“煤城”向新能源与高端制造基地转型,将“双向飞地”模式打造成为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和开放协同创新的标志性工程。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