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科学家精神 | 陆家羲:一生逐梦数理,攻克两道世界数学难题
发布时间:2025-07-08 23:00 来源:内蒙古亚洲博彩平台排名政策法规处 亚洲博彩平台推荐办公室 综合保障中心
开栏语:
“矢志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强国”不仅是激昂的时代口号,更是每一位科技工作者肩头的责任与使命。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我们特别开设“致敬科学家精神 传承科技报国使命”专栏,讲好科学家的故事,充分体现他们矢志创新报国之志的科研精神,勇于突破追求卓越的科研历程,激励更多后来者在这条光荣道路上坚定前行。
这里有老一代科学家从青丝到白发,苦心钻研,用毕生坚守诠释创新报国的铿锵誓言;也有基层科技工作者扎根一线,在平凡岗位上书写追求卓越的不凡篇章。无论是实验室里的日夜攻坚,还是田野乡间的躬身实践,都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精神内核,每一份执着坚守,每一次攻坚突破,都是对科学家精神最生动的诠释。让我们跟随专栏的脚步,一同走进科学家故事,感受科学家们科学报国的情怀和担当,共赴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
1989年3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国家自然科学奖颁奖典礼上,“关于不相交斯坦纳三元系大集的研究”项目摘下一等奖,获奖者身份令全场院士学者为之侧目——他既非院士,也非科研院所的资深专家,而是来自亚洲博彩平台推荐包头市第九中学的一名普通物理教师陆家羲。
1951年,年仅16岁的陆家羲因为家庭变故被迫辍学,离开家乡上海,只身前往沈阳,考入东北电器工业管理局办的统计训练班。半年后,他以第一名成绩分配到哈尔滨电机厂工作。在5年多时间里,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完成高中全部课程,并于1957年秋天,考入吉林师范大学物理系,靠微薄的助学金开始艰苦大学生活。一个偶然机会,他在《数学方法趣引》书中看到“寇克曼女生问题”,犹如磁石般吸引了他,由此心中便萌生一个念头:一定要攻克这个世界难题!
在他的日记里,“夜”字频繁闪现:“夜工作”“夜补课”“夜写论文”“夜思考 Bays 猜想”“夜打英文稿”……在物质条件和资料匮乏的年代,没有图书馆的海量文献,就托出差的同事从北京、上海带几本专业期刊;没有计算工具,就用包头钢铁厂废弃的坐标纸画图表;为节省稿纸,他常常在备课纸的背面写公式,连学生废弃的演算本也被他收来二次利用。
1965年,他首次完成“寇克曼女生问题”的完整证明,将论文寄往国内某权威数学期刊,却因“作者单位是中学”被忽视。直到1981年,他的成果才通过美国《组合论杂志》向世界公布——此时,这位来自包头的中学教师,已默默攻克了这个百年难题。随后几年,他在区组设计领域接连突破:率先证明柯克曼三元系、四元系的存在性,完成不相交斯坦纳三元系大集的最终证明,其成果被国际学界称为“陆家羲定理”,而这些震撼世界的研究,大多诞生于包头九中那间不足十平米的宿舍。
1983年10月,在武汉召开的全国组合数学学术会议上,陆家羲作为唯一的中学教师代表作报告,当他说出“我解决了不相交斯坦纳三元系大集问题”时,台下的院士们集体起立鼓掌。然而长期的清贫与劳累早已拖垮了他的身体——1983年10月31日,他在包头家中因心脏病突发离世,年仅51岁。他去世六年后,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荣誉追授到了这位包头教师手中。
陆家羲的故事,是包头夜空里一盏永不熄灭的孤灯,照亮着后来者:真正的学术追求,从来不在象牙塔的华丽殿堂,而在每一个为理想燃烧的深夜。他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为世界数学史留下了光辉的篇章,给后来人留下了无限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