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进行时 | 稀土织就“空调衣” 百吨示范线攻坚“突围”
发布时间:2025-06-20 21:51 来源:内蒙古亚洲博彩平台排名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处
编者按: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高位推动下,内蒙古以“起跑就领先”的魄力,按下科技“突围”快进键,锚定稀土、储能、氢能、乳业、空天计量等战略领域,以“非常之举”在重点点位上精准落子,让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 与“最大增量”。
这里既有“工业维生素”稀土的“精密蜕变”,也有绿电储能的“绿色革命”,更有空天技术的“高度突破”……每一个点位“突围”都在寻找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解”。为此,我们特开设“突围进行时”专栏,将目光对准这些滚烫的创新现场,记录“卡脖子”技术突破的艰辛,见证新质生产力破茧的喜悦,倾听科研人员勇立潮头的心声,共同书写北疆大地向新质生产力进军的生动篇章。
一块看似普通的纺织面料,加入了镧、铈、钇等轻稀土元素后,竟能像“智能调温器”一样,在炎炎夏日带来持续凉感,在寒冷冬季实现蓄热保暖,还能有效屏蔽紫外线。
在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中试车间,一条崭新的中试线正在紧张试生产:一桶桶稀土功能助剂通过精密设备均匀涂覆在织物表面,一粒粒稀土母粒通过熔融纺丝变成功能性纤维。这就是项目团队自主研发的稀贝丝®系列稀土功能纺织材料,其中冰逸系列稀土冰爽防护聚酯纤维已成功应用于包钢集团6万件夏季工装,该产品引领了国内热管理防护纺织品的潮流,同时荣获通用技术中国纺织科学技术研究院2024年度“十佳科技成果”。
2024年,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牵头,联合天津包钢稀土研究院共同实施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稀土点位“稀土热管理纺织材料开发及示范应用项目”。根据镧、铈等轻稀土化合物具有的独特光功能特性,通过后整理或母粒法将这些稀土化合物添加到纺织材料中,可以精准调控织物在紫外波段、可见-近红外波段以及远红外波段的吸收和发射性能。
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突破两大核心技术:一是稀土纺织功能助剂制备技术,通过后整理工艺赋予普通面料热管理功能;二是稀土母粒制备技术,通过熔融纺丝制成智能调温的功能性纤维。项目团队从这两方面着手,将稀土与纺织轻工业有效结合,开发出人体热管理稀土功能助剂和纤维母粒,推出系列具有蓄热保暖或隔热凉感功能的稀土纺织材料。
目前,团队已成功推出三大系列产品:青曜系列稀土热返科技纺织材料呈现浅青色,具有优异的远红外温升和光蓄热性能;墨暖系列稀土红外温升纺织材料为深灰色,性价比更高;冰逸系列稀土冰爽防护材料能反射太阳光,减少热量吸收,带来持续凉感。其中,冰逸系列已与下游纱线厂签定了20余吨货物订单,成功实现自主转化。
科研成果突破性生长,始终扎根于科研人才团队协同创新沃土。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引进天津包钢稀土研究院研发团队,团队成员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目前,百吨级稀土热管理纺织材料中试示范线已建设完成,正在进行试生产,预计满产后浆料和母粒年产能将不低于100吨。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过程充满挑战。“小试阶段我们主要关注性能指标,但产业化必须解决工艺稳定性和成本控制问题。”项目负责人时文婧说。为此,团队一方面优化稀土复合配方,另一方面与下游纱线厂紧密合作,确保产品质量一致性。该类纤维产品目前已获得下游客户密切关注,未来可在户外用品、家用纺织品、运动类T恤、骑行服、休闲裤装等服装领域广泛应用,可满足新时代人民对高端功能性纺织面料的旺盛需求,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这项技术的意义远不止于纺织行业。稀土功能纺织材料的开发拓展了镧、铈等高丰度稀土应用领域,促进稀土资源平衡利用,提高民用纺织品舒适性与功能性,还为军用纺织品提供更多防护功能。正如时文婧所言:“我们正在做的,是让中国稀土资源从‘储量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让科技创新为传统纺织业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