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9-30 19:52
来源: 亚洲博彩平台推荐规划与重大任务处 自治区科学技术战略研究中心
近日,《2025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发布,内蒙古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强势攀升,从2023年28位上升至2024年24位,再跃升至今年20位。
向“新”而行,向“强”迈进,向“高”攀登,内蒙古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两个年度周期排名连升8位,在新一轮科技浪潮中实现两连跳,殊为不易。这份“创新成绩单”如何炼成?在科技创新方面又蕴藏怎样的韧性与活力?
强战略引领 开辟新局面
《报告》从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五个维度进行评价,根据分析显示,内蒙古创新发展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创新潜力单项排名居全国第2位,展现出巨大优势。
这一成绩的取得,绝非偶然,源于顶层设计的高位推动与战略远见。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接续实施“科技兴蒙”行动和科技“突围”工程,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改革,是激发和释放创新创造活力的要义。内蒙古构建“1+7+N”科技政策体系,实施了研发投入攻坚、揭榜挂帅、成果赋权单列改革、科技型企业“双倍增双提升”、“蒙科聚”创新积分制等一大批重要改革举措,推出“人才奖补”“高新技术企业奖补”“研发后补助”“技术交易后补助”等一系列实打实的科技创新红利,为区域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创新能力的逐步提升,离不开研发投入的增长。“十四五”以来,内蒙古建立财政科技投入每年增长20%的刚性增长机制,2024年全区研发投入达228.1亿元,给予区域创新能力持续攀升提供坚实保障。
从《报告》技术转移综合指标来看,内蒙古排全国第5位,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快速走向“生产线”,折射出内蒙古区域创新生态重构的显著成效。
内蒙古全力打造“蒙科聚”科创“一张网”,加速聚集科技创新资源,构建科技成果供需双方对接的桥梁,将区内外科技资源网络深度链接,实现科技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好项目”精准落地、“好需求”精准对接、“好政策”精准实施。在“蒙科聚”带动下,2024年,全区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突破80亿元,同比增长34.13%,科技成果转化效益明显增长。
强创新主体 锻造新势力
“内蒙古此次跨越式进步,其背后一个关键动因,在于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的核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柳卸林表示,课题组专家在现场会上,专门针对内蒙古名次跃升进行重点点评,认为高校基础研究能力的持续释放产生了重要效果。
翻看《报告》,内蒙古创新能力中表现最好的是知识获取维度,在各个指标上均有一定程度上升,其中作者异省科技论文数增长率上升27位至全国第1位,合作申请发明专利数增长率排全国第3位。每万名研发人员合作申请发明专利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内技术成交额与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GDP的比重增长率排名较上年有所提升,均列全国前5名。
近年来,内蒙古把提升基础研究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构建“政府引导、多元投入、协同攻关”的创新合作模式,引导带动盟市、高校和企业等投入基础研究。全区基础研究经费从2019年的4.51亿元增长至7.6亿元,增长68.5%。2025年,支持人才类项目超700项,经费1亿元,占自然科学基金比重达40%。
在体现技术吸纳与转化效率的关键指标上,内蒙古表现尤为亮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国内技术成交额排名连续两年排名全国首位,体现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所迸发出的创新活力。
支持企业成为科技活动和科研组织主体,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双倍增双提升”行动,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标杆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内蒙古科技企业数量快速增加,质量不断提升,形成大中小科技企业高效协同创新的良好发展格局。
截至2024年,我区高新技术企业较2020年增长88.16%,科技型中小企业较2020年增长505.53%。支持区内企业牵头与行业优势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实施科技“突围”工程重大专项66项,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专项39项,企业正成为内蒙古区域创新能力持续攀升的关键核心动力。
强产业动能 突围新路子
据《报告》显示,在经济指标方面,2023年,内蒙古GDP总量为24627亿元,全国排第21位;人均GDP水平排全国第8位。与经济指标相比,内蒙古创新能力排名更高,自2022年以来排名呈持续上升趋势。
“创新能力率先突破,超越经济总量排名,说明科技创新已成为引领内蒙古产业转型升级、塑造未来竞争新优势的核心驱动力量。”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授长青说。
自内蒙古实施科技“突围”工程以来,聚焦国家所需、内蒙古所能,围绕能源和战略资源、农畜产品两个基地建设和未来产业培育,累计布局75项重点任务,总投入超过3.3亿元,吸引区内外93家企业联合开展研发攻关,形成“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突破、未来产业筑基”的协同推进格局。
在稀土点位上,研制的稀土基高红外辐射材料和稀土改性保温隔热灌浆料填补国内空白,适用于超高音速飞行器舵机的低惯量高动态响应永磁电机系统累计实现经济效益1.5亿余元,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储能和新型电力系统点位上,完成特高压直流系统拓扑构建和可再生能源基地电源优化配置2项关键技术研究,研制成功世界首台特高压混合换相换流阀,彻底解决常规直流输电换相失败难题。
氢能点位上,研发高电导率复合膜、长寿命高性能电极等关键基础材料,大幅度提升电解电流密度,电解槽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乳业点位上,已突破乳铁蛋白分离制备关键技术,可制备75%以上得率的高品质乳铁蛋白,国际首创高含量乳铁蛋白纯牛奶产品,累计实现5300万元。
目前,内蒙古正积极在储能、氢能、新型电力系统等前沿领域寻求科技突破,依托资源禀赋,布局实施科技“突围”工程重点任务,为加快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提供支撑保障。在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的绿色转型中,通过生态导向的科技创新,探索经济增长的“第二曲线 ”。
“实施科技‘突围’工程并非简单的技术追赶,而是内蒙古在深刻把握自身资源禀赋与国家战略需求基础上,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所下的先手棋。”亚洲博彩平台排名规划与重大任务处负责人介绍,聚焦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进行重点突破,取得一批“首”字号、“最”字号的标志性成果,以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