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19 23:15
来源: 亚洲博彩平台排名农牧业与社会发展科技处 巴彦淖尔市科技局
七月的河套平原,本应是瓜果飘香、田畴丰茂的时节,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害打乱节奏。7月8-11日,巴彦淖尔市迎来强降雨并夹杂冰雹,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五原县等多个地区受损严重,向日葵出现茎秆断裂、花盘脱落的情况,暴雨引发山洪,加剧农田涝渍等一系列衍生灾害。巴彦淖尔市迅速响应,第一时间组织228名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赶赴受灾现场,用专业技术打响一场关乎粮食安全的“救灾战役”。
“三区”科技人才曹巨峰指导合作社成员使用抽水泵排水
“这地头儿的水,再不退,向日葵根就得烂了!”五原县新公中镇种植户望着自家积水的向日葵地,眉头紧皱。灾害发生第二天,“三区”科技人才曹巨峰研究员来到农田,他踩着没过鞋面的泥浆,仔细查看被冰雹打烂的向日葵叶片,“积水是眼下最大敌人,就像人呛了水要赶紧控水,作物泡在水里超过48小时,根就容易烂掉。”曹巨峰一边协调抽水泵,一边协助合作社成员排水,争分夺秒让作物“脱离苦海”。同时,他还针对五原县套海镇被冰雹砸烂向日葵地种植户给出建议,提出可改种燕麦等生育期短的作物,并提供牧草种子,让本想放弃的农户眼里重新有了光。
“三区”科技人才王丽萍教授在灾后第一时间捐助2台抽水泵,帮助农户抢抓排水黄金期,并深入科技小院周边农田一线,为农户提供排水及后续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和示范,助力农户应对灾害影响。
塔尔湖镇网纹蜜瓜大棚揭膜通风
在塔尔湖镇,“三区”科技人才马捷蹲在网纹蜜瓜大棚里的田垄上,观察饱受浸泡的瓜苗,制定技术方案,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着不同地块应对措施,“这棚里的水刚排完,得赶紧把四周围裙膜掀开通风,撤掉行间的地膜,就像给作物‘松松衣领’,拂去叶片上的湿气和露水,让它们能好好‘喘气’。”针对设施农业救灾精细复杂特点,他还制定了一套完整“康复方案”,首先要揭膜通风,加速降低棚内湿度;接着要适当遮阳,避免暴晒造成二次伤害;还要精准调控水分和温度,并通过视频连线病虫害专家,为每块地制定抗逆方案。
“就像照顾生病的孩子,得一点点调理。” 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蜜瓜虽然糖度暂时有所下降,但叶片已慢慢舒展开来,重新焕发生机。
科技特派员武秀梅察看小麦受灾情况
在乌拉特中旗乌加河受灾地块,科技特派员武秀梅仔细评估后建议,对完全绝收的地块,及时改种补种生长周期短的燕麦草或秋季蔬菜等作物,最大限度挽回损失;对尚有挽救希望的地块,可立即喷施广谱杀菌剂吡唑醚菌酯,这相当于给作物伤口穿上“防护衣”,能有效防止病菌侵入,用实际行动给受灾农户吃下定心丸。
这支科技服务队在救灾过程中,根据作物种类、受灾程度开出 “精准药方”,排水完成后组织农户喷施磷酸二氢钾、氨基酸叶面肥补充营养,喷施芸苔素内酯增强作物抵抗力;还手把手教授农户作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技巧,并主动对接保险公司推动快速定损。“有专家指导技术,有保险兜底损失,这场天灾咱们一定能挺过去!” 村民们感慨道。
“灾情发生后,科技特派员和‘三区’科技人才下沉基层一线助力救灾减灾,帮助村民恢复生产秩序、减少损失。”巴彦淖尔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我们将持续依托科技特派员重点产业服务团和科技移动服务平台,为灾后快速恢复农业生产提供科技支撑,筑牢农业防灾减灾“科技防线”,为农业生产筑牢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