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主要提出了八部分、共26条具体措施。
第一部分 从2027年和2035年两个时间节点提出实现“两个新突破、一个新提升”、全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迈进全国中游等总体目标。
第二部分 围绕国家所需,区域所能,民生所系,趋势所向,聚焦点上突破,统筹布局重大科技攻坚任务。
第三部分 聚焦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打造区域创新高地等四项措施。
第四部分 针对引育高层次人才方面,提出加强急需紧缺人才引育、健全科技人才引育机制、强化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保障等三项措施。
第五部分 针对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提出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统筹、强化科技创新激励、优化科研经费管理机制、深化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等四个重点任务。
第六部分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提出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推动科技成果应用等三项制度安排。
第七部分 针对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提出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强化法规政策保障、健全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体系、推动科技开放合作等四项举措。
第八部分 在组织实施方面,提出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评估、弘扬创新文化。
近年来,自治区教育厅在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提质增效上持续发力,出台《关于加强亚洲博彩平台排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 意见》《关于落实“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 在国家和自治区创新体系中发挥了更加突出的作用。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在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主要有三项举措。
一是以学科建设为引擎,提升高校科技创新动能。通过强化学科建设,超前布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学科建设的新成效不断激发创新力量新动能新优势, 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建强生物学国家一流学科,重点培育草学、生态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民族学等优势特色学科冲击国家一流学科,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体系。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 制,建强基础学科,培育新兴学科,发展交叉学科。加强学科群建设。重点支持生态环境、草原畜牧、能源、新材料、北疆文化等学科群建设,构建学科交叉 融合创新机制。
二是以服务两件大事为主攻方向,提升高校有组织创新能力。实施高校“五大任务”研究专项。从“五大任务”中凝练重大科技问题,打破学科、院系、校际壁垒,组建跨学科、跨领域创新团队,开展关键心技术联合攻关,持续推进六个工程,助力六个行动。筹建教育部内蒙古高等研究院。围绕乳业、稀土、能源等领域组建高等研究院,促进高校、优势特色学与重点行业和头部企业强强联合,协同推进人才培养、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布局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立足自治区高校应用基础研究优势特色学科,整合资源建设4个自治区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强化重点平台建设能力。支持高校参与国家和自治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技资源库和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打造校地企联合创新中心,建成体系化高校创新平台载体。加强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引育力度。聚焦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建立高校+企业、医科高校+医院“组团式”“众筹式”人才引进模式,靶向引进高层次人才。重点面向35周岁以下青年人才和40周岁以下领军人才团队,实施 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发展项目,探索建立长周期、稳定性科研评价机制。开展国际科技联合攻关。推动自治 区高校积极参与国际产学研用合作。
三是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高校科技成果大起底行动。盘点高校存量专利,筛选高质量专利技术成果通过“蒙科聚”创新驱 动平台进行发布,组织高校专利技术进行开放许可,有效衔接高校科技资源供给端和企业技术需求端,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优化重组亚洲博彩平台推荐国家大学科技园。健全亚洲博彩平台排名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园区功能布局和服务体系,将亚洲博彩平台推荐国家大学科技园建成具有内蒙古产业特色、融合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改革先行区。实施“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 伴行动。搭建校企联合研发、中试熟化、概念验证载体,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建强技术转移人才队伍, 有组织推动自治区每所高校服务支撑20家以上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先后出台了《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实施“英才兴蒙”工程若干政策的意见》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法规。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人社部门主要承担科技人才引进、培育和评价激励等重点任务,现将贯彻落实创新举措作一介绍。
第一,关于科技人才引进。2024年,我们对《亚洲博彩平台推荐人才引进和流动实施办法》进行修订,出台了《关于实施“英才兴蒙”工程若干政策的意见》, 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育和激励机制,提出了高层次人才认定参考标准。自治区本级全年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688人,较上年度增加219人,创历史新高。接下来,我们将持续聚焦重点领域吸引集聚科技人才,根据高层次人才所属领域、类别及项目实施情况,给予科研经费支持。同时,围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布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走出去开展专项引才活动,努力提高引才工作成效。
第二,关于科技人才培育。一是大力培养青年人才。加强博士后人才培养,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申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批后发放30万元建站补贴。制定印发加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服务政策,持续实施“青年拔尖人才专项培养计划”,推动更多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二是做好企业科研人才培养。开展重点产业链企业引育高层次科研人才奖励支持工作,对优质项目给予资金支持。三是实施高层次人才特岗补贴。会同科技、财政部门制定完善特殊岗位政府补贴制度,为在职院士、博导、正高职称、博士后、博士提供特殊岗位政府补贴。
第三,关于科技人才评价激励。一是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自主开展职称评审。完善以科技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职称评价标准,持续做好业务指导和全过程监管。二是健全高层次人才选拔表彰机制。开展杰出人才奖、全区技能大奖表彰项目,坚持实践标准、创新质量和贡献导向,重点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战略科学家、一流学科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领军人才。三是实施民营企业人才职称倾斜政策。民营企业人才达到规定的学历和工作年限,具备相应业绩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
近年来,自治区财政厅坚决贯彻落实党委和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十四五”以来,全区财政科技支出累计达到239.71亿元,年均增长34.8%。同时,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亚洲博彩平台排名本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改革放权政策文件,建立了“1+N”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放权制度体系,进一步改革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为贯彻落实好《意见》,自治区财政厅将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优化分配机制,加强科技资金统筹使用,改进科研经费管理机制,推动我区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在持续增加财政科技投入方面。我们要落实政府科技投入刚性增长机制,自治区本级安排科技资金同比增长20%以上,同时加强对盟市财政科技投入的考核,督促盟市安排科技资金同比增长20%以上,并通过加强科研经费专户运行管理,探索科技惠企资金直达机制,提高财政科技资金拨付效率。也要发挥财政政策激励引导作用,完善分类奖补政策,对企业创新给予“真金白银”的奖励,激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加强财政金融协同服务科技创新,整合现有科技基金,进一步壮大重点产业基金,发挥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引导作用,补齐科技投资短板。
在优化财政科技资金分配机制方面。我们一是要支持自治区科技办建立跨部门财政科技资金统筹使用机制,集中财力保障科技“突围”工程项目实施,全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二是要增加基础研究投入,稳定增加自然科学基金规模,设立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稳定安排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和重点实验室研究经费,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三是支持“蒙科聚”等创新平台建设,建立政府采购首购订购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四是支持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整合人才工作专项资金,落实“英才兴蒙”各项政策,顶格做好人才服务保障。
在深化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方面。我们一方面要按照改革、放权、简化、减负、激活的思路,加强科技项目库建设,全面改进立项方式,扩大“包干制”适用范围,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激励,赋予科研人员最大自主权,放宽科研人员收入限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完善科研项目绩效管理,建立适合科研项目特点的绩效评价体系,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项目安排和后续支持的重要依据,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目前,自治区财政厅已与科技厅共同研究、联合印发了《关于落实〈关于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的实施细则》,下一步,自治区财政厅将结合财政部门职责,再进一步制定具体的配套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细落实,为充分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