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自治区野外观测站,必须满足的条件:
1、依托单位是区内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独立法人机构,能够为野外观测站提供人员、场地、研究设备等基础保障,每年提供稳定的运行经费支持;
2、面向国家、自治区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长远需要,遵循科技创新发展总体规划和自然环境分异规律,具有典型区域或领域代表性;
3、具备满足观测需求的实验场地,有较为完善的观测实验基础设施,观测实验场地、基础设施用地应有土地使用权证或具有未来20年以上的土地使用证明;
4、具有较高的科学观测和实验研究水平,已正常运行2年以上,并具有连续2年以上的系统性观测实验数据;
5、在本领域具有较大影响,有能力承担国家、自治区科研任务;
6、具有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研究、技术支撑和管理队伍,固定人员总数在10人以上;
7、在遵守相关保密规定前提下,承诺野外观测站的观测和实验数据、仪器设备设施等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为社会和科研提供共享服务;
8、其他需要满足的条件。
依托单位是自治区野外观测站建设和运行管理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职责包括:
1、具体组织实施野外观测站建设,提供野外观测站人员、场地、研究设备、运行经费等基础保障,解决建设与运行中的有关问题;
2、配置并健全自治区野外观测站的研究、技术支撑和管理队伍;
3、建立完备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4、聘任自治区野外观测站站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5、配合做好自治区野外观测站年度报告、评估等工作。
自治区野外观测站备案申请实行常年受理方式。
拟备案的野外观测站依托单位向其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和实地核查,公示至少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出具书面推荐意见,亚洲博彩平台排名审核后对符合条件的野外观测站予以备案。
已备案的自治区野外观测站调整站址或研究方向,变更名称、站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须经学术委员会审议,由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在3个月内完成备案变更。
2020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关于推进“科技兴蒙”行动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提出要加快创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创新平台,到2025年建设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7个,建设自治区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50个。对批准建设的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连续5年每年给予不低于100万元支持,用于开展研发活动。
为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相关政策,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推进自治区野外站的建设和发展,亚洲博彩平台推荐制定了《管理办法(试行)》。
自治区野外观测站是依据我区自然条件的地理分异规律,面向我区经济社会和科技战略布局,为我区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和条件保障的科技创新基地。其主要职责是服务于生态学、地学、农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交通、能源及装备等领域发展,获取长期野外定位观测数据并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工作。